方舟子打假“3D打印先驱”
添加时间:2024-06-23 18:39:40
近日,素有“打假斗士”之称的方舟子再次发力,将打假“利剑”指向被外界捧为“3D打印先驱”的女企业家傅苹。引发此事的导火索则是《福布斯》中文网刊登的一篇有关傅苹的报道。
在此之前,国内知道傅苹其人其事的人并不多。不过,这位在美国创业的华裔女企业家却“大有来头”。《福布斯》中文网描述这位高科技企业家人生之路的文章介绍说,傅苹曾经供职于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(NCSA),工作涉及早期的云计算模型、电脑动画和3D打印技术;她曾经管理的团队成员包括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·安德森,后者是互联网上第一个获普遍使用的网页浏览器的发明人;她还曾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座上宾,在美国“创新和创业国家顾问委员会”中任职。
傅苹的网络名声,很大程度上与3D打印技术的方兴未艾相关。所谓3D打印技术,实际上是一系列快速原型成型技术的统称,其基本原理都是叠层制造。基于这种技术的3D打印机在内部装有液体或粉末等“打印材料”,通过电脑控制把“打印材料”一层层叠加起来,最终把计算机上的三维蓝图变成实物。
傅苹创办的科技企业杰魔公司(Geomagic)正是研发3D相关软件,从事个性化的鞋子、假肢和航天飞船的维修部件的设计和定制。就在这个月,傅苹把公司出售给了3DSystems(一家3D打印技术公司),并出任新公司的首席战略官。有网友将“3D打印机创始人”的“桂冠”安放在她头上,方舟子认为这是“张冠李戴”,因为杰魔公司只是做3D数据采集、分析和建模的,并非做3D打印。至于媒体把傅苹称为是“奥巴马团队的人”,方舟子表示,“她只是该委员会的20多个委员之一”。
方舟子的质疑,还集中在傅苹的履历的诸多疑点。方舟子在博文中写道,傅苹在报道中称,上世纪80年代,她发表了一篇讨论中国农村溺杀女婴现象的毕业论文,因此锒铛入狱,《人民日报》对此还做了报道。但方舟子在检索同期的报纸时,并未发现相关报道。此外,方舟子还发现,傅苹对国外媒体和国内媒体在自身履历描述上往往会出现“内外有别”的情况。方舟子认为,傅苹在向国外媒体叙述自身的“文革”经历太过“传奇”,并斥责其在说谎。
球速体育welcome
截至目前,傅苹对于方舟子的质疑没有做出回应。当今社会,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,往往会迅速被传播、放大,捧为“励志榜样”。在这种光环照耀下,成功者也往往会主动或被动地“包装”自己,试图呈现给公众一个更“完美”的形象,于是,美化履历,甚至编造“苦难”都应运而生。在IT业界,已有不少前车之鉴,如唐骏的“学历造假门”、李开复的“副教授”头衔风波等。(杨程)
近日,素有“打假斗士”之称的方舟子再次发力,将打假“利剑”指向被外界捧为“3D打印先驱”的女企业家傅苹。引发此事的导火索则是《福布斯》中文网刊登的一篇有关傅苹的报道。
在此之前,国内知道傅苹其人其事的人并不多。不过,这位在美国创业的华裔女企业家却“大有来头”。《福布斯》中文网描述这位高科技企业家人生之路的文章介绍说,傅苹曾经供职于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(NCSA),工作涉及早期的云计算模型、电脑动画和3D打印技术;她曾经管理的团队成员包括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·安德森,后者是互联网上第一个获普遍使用的网页浏览器的发明人;她还曾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座上宾,在美国“创新和创业国家顾问委员会”中任职。
傅苹的网络名声,很大程度上与3D打印技术的方兴未艾相关。所谓3D打印技术,实际上是一系列快速原型成型技术的统称,其基本原理都是叠层制造。基于这种技术的3D打印机在内部装有液体或粉末等“打印材料”,通过电脑控制把“打印材料”一层层叠加起来,最终把计算机上的三维蓝图变成实物。
傅苹创办的科技企业杰魔公司(Geomagic)正是研发3D相关软件,从事个性化的鞋子、假肢和航天飞船的维修部件的设计和定制。就在这个月,傅苹把公司出售给了3DSystems(一家3D打印技术公司),并出任新公司的首席战略官。有网友将“3D打印机创始人”的“桂冠”安放在她头上,方舟子认为这是“张冠李戴”,因为杰魔公司只是做3D数据采集、分析和建模的,并非做3D打印。至于媒体把傅苹称为是“奥巴马团队的人”,方舟子表示,“她只是该委员会的20多个委员之一”。
方舟子的质疑,还集中在傅苹的履历的诸多疑点。方舟子在博文中写道,傅苹在报道中称,上世纪80年代,她发表了一篇讨论中国农村溺杀女婴现象的毕业论文,因此锒铛入狱,《人民日报》对此还做了报道。但方舟子在检索同期的报纸时,并未发现相关报道。此外,方舟子还发现,傅苹对国外媒体和国内媒体在自身履历描述上往往会出现“内外有别”的情况。方舟子认为,傅苹在向国外媒体叙述自身的“文革”经历太过“传奇”,并斥责其在说谎。
截至目前,傅苹对于方舟子的质疑没有做出回应。当今社会,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,往往会迅速被传播、放大,捧为“励志榜样”。在这种光环照耀下,成功者也往往会主动或被动地“包装”自己,试图呈现给公众一个更“完美”的形象,于是,美化履历,甚至编造“苦难”都应运而生。在IT业界,已有不少前车之鉴,如唐骏的“学历造假门”、李开复的“副教授”头衔风波等。(杨程)